您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资讯 > 全球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史 跳过导航链接
    物流资讯
    全球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史
    发布日期:2010-08-27 05:35:12 浏览数:1876 来源:互联网
    作为现代物流业的核心,深圳“双港”建设足以反映深圳现代物流业从弱到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深圳港拥有蛇口、大铲湾等10个港区,500吨级以上泊位16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8个,集装箱专用泊位43个,平均每月靠泊班轮830多艘次。2009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1825.02万标箱,连续7年居全球第四。深圳机场是国内发展最快的机场之一。目前,已有32家航空公司开通深圳航线,通航国家和地区18个,通航城市105个,通航航线150条。2009年,深圳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448.6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5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42%和1.25%,货运量全球排名33位,客运量全球排名63位。快速发展的深圳“双港”吸引了全球物流巨头的目光,成为他们争相进驻的“战略集结要地”。今年2月,UPS货运飞机首航深圳机场,成为继上海、广州、北京、青岛后UPS在中国内地的第5个主要货运航点。3月,TNT落户深圳机场。至此,国际四大速递巨头FEDEX、DHL、UPS和TNT全部集结深圳机场,深圳打造亚太区快件集散中心的格局基本形成。不仅如此,深圳作为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的地位日渐凸显,吸引了包括江西、湖北、湖南、新疆等地的企业把深圳作为其“物流集结地”,从而带动了深圳物流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2004年,深圳物流业增加值为308.3亿元,2009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790.46亿元。发展现代物流,企业是主体,政策是保障。深圳现代物流业政策体系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逐渐完善。2002年深圳市成立了现代物流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八大政策措施。2003年后又相继出台了《重点物流项目认定办法》、《重点物流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等。2009年,深圳物流行业扶持资金总额由预算2亿元增至3亿元,为现代物流、航空运输、港口航运三大板块提供多项专项资金扶持措施,以帮助物流企业“渡难关、保份额、促发展”。这些政策迅速转化为产业动力,对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保持和提高深圳的区域竞争力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到2009年末,深圳已拥有物流企业近9200家,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40家,从事国际物流业务出口额超亿美元的物流企业达17家。此外,深圳还提出“大物流、大通关、大口岸、大平台”的思路,启动电子口岸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加快物流发展。深圳海关面向全国推广跨关区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合作模式,到2009年底已与26个直属海关363个业务点完成结对,通过这种模式进出口货物3万多宗。深圳海关还配合盐田港网络化港区建设试点,实现仓储货物“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和7天24小时运作的目标,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目前,深圳大中型物流企业已基本实现物流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超过80%的中小物流企业都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及相关物流管理软件,为深港共同打造全球物流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奠定了基础。在今年5月召开的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深圳提出要按照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的要求,瞄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目标,成为联手香港、融合珠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影响全球的商贸物流中心,落实粤港澳打造“世界级新经济区域”的战略部署,力争在共建全球性物流中心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