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招标 > 多个区域规划获批聚焦海西板块 跳过导航链接
    规划招标
    多个区域规划获批聚焦海西板块
    发布日期:2010-07-20 06:11:25 浏览数:2275 来源:互联网
    首先,深圳特区关内关外一体化发展规划申请获批,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接着,重庆“两江新区”总体规划方案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也相继获批。20日,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第二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厦门的扩容对于国家加快发展 海西经济区规划,又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而身处海西板块的上市公司也受区域板块的影响,近段时间也走出了一波上涨的行情。其实,国家发展 海西经济区已经有几年的历史了。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2009年5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更是将支持海西经济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今年年初,加快建设 海西经济区又被提起,海西板块的上市公司也走出了一波上涨的行情。近日的厦门扩容又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区域规划,这些规划的出发点是推进我国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目的是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在两岸融合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海西板块有望成为中国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经济增长的又一极。”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吕明远教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了解,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莆田、三明、南平、宁德等九市为主体,涵盖福建周边的浙江温州、丽水、衢州、金华、台州江西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梅州、潮州、汕头、汕尾、揭阳等城市。吕明远表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域位置独特,面对台湾,北联浙江,南引广东,西靠江西并辐射内陆广大腹地。国家大力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有力推进福建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协作,从而使长三角、珠三角之间以及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在地域上大大加强,逐步形成从环渤海湾到珠江三角洲整个沿海一线的完整发展布局而充分发挥福建沿海港口作用、强化对台合作,将为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提供一条快捷顺畅的对外开放战略通道,拓展福建发展空间,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

    另外,吕明远还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最大限度地实现商品在两岸间自由流动,积极推动建立两岸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在技术创新、融资担保、开拓市场、发展品牌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推进闽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闽台产业深度对接,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鼓励符合条件的福建企业赴台兴业,积极推动双向投资。打造一批上规模、高水平的两岸特色产业合作基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的经济增长极。而国都证券策略研究员吴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国家陆续出台的一系列区域经济规划,包括重庆两江区域经济、长三角、珠三角、深圳关内关外等规划,其定位主要是协调国内经济产业转型,而 海西经济区,更多的是对外的一个窗口。确切说是针对台湾地区与内地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的窗口。另外,台湾地区在电子信息、农业等产业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而我国福建等地可以通过发展海西区域经济,如何有效地把台资企业引进来与内地先进合资生产, 发展特色产业,应该是海西未来的发展重点。吴煊告诉记者。

    海西经济区的代表城市福州和厦门,如果厦门特区扩容规划属实,对发展 海西经济区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纵观当地的上市公司,除了兴业银行外,其他的上市公司缺乏支柱型的主营业务。吴煊表示,当地上市公司是否能在这个政策中分到一杯羹,主要看自身的条件,上市公司应该抓住国家发展区域经济带来的机遇,做特色产业,把企业做大做强,才是上市公司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受海西经济区规划的影响,海西板块在这次区域经济概念中首先受益的是基础建设类公司,如漳州发展、厦门空港、福建水泥、厦门港务、三木集团等基础建设类。其中,漳州发展受海西概念影响,在今年2月份其股价一度涨至11.40元的历史高位,在进入6月份后,其股价也从7.37元/股涨到昨日收盘价8.81元/股。涨幅达到19.5%。而三木集团(000632)在国际贸易方面,公司是商务部特许的福建四家天然砂出口企业之一,公司受益于 海西经济区的发展的影响,在出口贸易方面有了领导提升,可以说 海西经济区的规划将给两岸贸易业务带来需求量的上升。另外,三木集团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与漳州发展基本相同,在2月份其股价走出了几个涨停,股价从5.63元一直涨到了10.30元,涨幅达83%。在本周一,受海西板块概念的影响,三木集团当日涨停。其他具备海西板块概念的个股也都表现不俗,一些券商机构都对海西板块给出特别关注的评级。

    自去年国务院颁发《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6月19日,“第二届海峡论坛”再传重磅利好。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发言中正式宣布,国务院已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同意厦门发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先行试验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据记者了解,此前,厦门特区一直肩负着政策“先行先试”的特殊使命,特别是作为两岸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在促进“两岸民间交流、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中的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特殊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经济一直保持着飞速增长态势,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特区内可供开发的用地趋紧,形成制约其发展的阻力之一。但即便如此,在金融危机蔓延的2009年,厦门市仍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8.0%。此次,厦门经济特区扩至全市,无疑成为厦门市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契机。

    二级市场立刻对“经济特区扩容”的消息做出积极反应,6月21日,厦门板块整体大幅走强。具有代表意义的建发股份涨幅达4.05%,厦门港务则封于涨停,科技型企业厦门信达涨幅也达5.45%,除此以外,62家福建板块个股当天均有不俗表现。以不久前刚刚得到大股东增持的建发股份为例,5月8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建发集团于5月7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增持公司股份122万股。增持后建发集团持有公司股份5.74亿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46%。而与此同时,建发集团还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并承诺在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此次大股东的增持并承诺持续增持更显得恰逢时机,不但迎来了紧随其后的第二届海峡论坛更赶上了厦门经济特区扩容的好消息。建发股份董秘林茂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和贸易,而经济特区扩容势必带动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点上建发股份一定会获益匪浅。此外,经济特区扩容、两岸交流合作增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才流向厦门,这对公司的两大主营业务都是促进。”

    据记者了解,建发股份的大股东建发集团,主要业务涵盖供应链运营、房地产开发、旅游酒店、会展、信托等多个领域,2009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74名并连续多年位居福建省企业百强首位。长期关注建发股份的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基于厦门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经济特区扩容和其中扩大金融改革试点的具体内容,我们认为,和其它的区域经济一样,厦门乃至福建,率先受益的应该是基础建设、物流运输,而后延伸到金融和产业层面。但由于海峡论坛以促进两岸民间交流为主重职责、福建的人文环境等优势,旅游业及其延伸也将率先获益。”“这对于建发股份而言是利好,而对于其大股东或是更大的利好。理由有三,其一:建发集团的主业供应链运营(贸易)、房地产开发、旅游酒店、会展、信托等,各个位列此次受益链的最前端其二:作为福建省内百强首位企业,其必将成为担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其三:刚刚对子公司建发股份的增持,将通过建发股份自身在厦门经济特区扩容中的受益,而获取丰厚回报。”该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林茂也向记者表示,“大股东的增持主要是基于对厦门在海西经济区的重要地位,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建发股份未来发展的长期看好。”

    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央经过长期准备出台的一项重大决策。5月14日,是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实施整整一年。而海西这个主角,自然备受关注。“近年来,台资企业有向江浙地区转移的趋势。”银河证券相关研究员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主要是福建产业链较短,上下游配套能力偏弱,产业集群效应不强的原因造成的。”据悉,台资项目到福建投资,必须自成体系,投资成本高,无形中弱化了福建省投资项目的吸引力。“这其中比较明显的是,福建省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特别是交通网络发展总体水平仍滞后于经济发展要求。”该研究员继续表示,“海西经济区的建设,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最先受益的必然是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海西经济区的建设,给区域上市公司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最先受益的必然是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房地产行业,以及交通运输,最后是贸易、金融、物流等。而上市公司中涉及到基础设施和建材行业的有三钢闵光、福建水泥、建发股份、中国武夷、漳州发展等。“此次国家特别提出,铁道部投资1000多亿修建温福、福厦等大铁路交通部也要在福建上马了多条高速公路、港口建设项目。”该研究员说,“这样就(加速)形成了铁路、城际轨道干线、公路、航空四张交通大网的编织。”而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内最大的钢铁企业和行业内整合平台的上市公司,三钢闽光(002110)在基础建设加速发展的同时,是否能分一杯羹也备受市场关注。

    “钢铁市场在连续两个月进入下行轨道后,虽然近期起稳,但总体来说,仍然有下行的风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23日向媒体表示。“而三钢闽光(002110)有铁矿石资源优势。”三钢闽光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记者了解,福建省2009年钢铁表现消费量约为1323万吨,而三钢闽光当年产量为500万吨,市场占有率几近40%,公司建筑用钢销售约占总营业收入的67%。然而,钢铁企业可以说是大消耗企业,生产技术也可谓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公司在改进转炉溅渣护炉技术,使转炉炉衬寿命突破30000炉/次,创国内领先水平。还有炼焦配无烟煤技术属于国内首创技术,在线更换结晶器技术使连铸机最高连浇炉数从500多炉提高到2105炉,连创国内、国际同类型机组两项记录。”该负责人说。华创证券分析师表示,“三钢闽光的地域优势使得公司成为建筑用材在福建建筑市场精品钢主要提供商,市场占有率高。在加快海西经济区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但价格难摆脱全国市场的影响。”另外,受益于海西经济区的高速、港口、基础建设开发对钢材需求增长及建筑行业开工增加的推动,预计需求将持续稳定上升。此外公司多项生产指标行业领先,高线产品1-2月份产量合计超额完成原先计划,2月棒材产量及技术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但是,目前价格上涨成本推动因素更大,民间投资拉动钢材需求仍在恢复中。并且公司目前高附加值产品比重高,调整产品结构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虽然有矿产资源优势,但原料铁矿石、焦煤对外依存度还是比较高,运输半径大,是公司一个相对的劣势。在中厚板市场正在回暖,集团中厚板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可以增厚每股收益。”该分析师还表示。

    在海西概念的基础上,20日,福建省委宣布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先行试验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厦门经济特区扩至全市”消息披露的当天,中国民航局公布了9项政策措施,包括新建厦门第二机场、打造航空发展特殊区域等。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陈凯鸿认为,厦门经济特区扩至全市,也将起到和“深圳特区扩关”同样的效果,基建、岛外新区建设提速、岛内外产业结构的配套融合将是新的增长点。东方证券指出,随着两岸关系的渐入佳境,和海西板块经济增速开始领跑东部地区,海西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又一极,经济的快速增长将是未来海西基建、基建材料、房地产市场良好表现的主要推动力。“最早向国家申请把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国的城市应该是深圳,在早些年深圳向国家申请特区扩大到全市之后,有不少其他特区也想国家提出类似的申请。此次厦门特区扩容获批更有利于我国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建设一个北接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辐射东西的大经济圈的构想。而连接这些区域的不只有刚刚通车的高铁,还有至关重要的高速公路。”福建高速证券事务代表冯国栋告诉记者。截至2009年9月底,福建省累计完成高速公路投资902亿元,已建成“一纵”、“两横”及机场路一期12个高速公路项目共1365公里,形成了省会福州至各设区市“四小时交通经济圈”,并与周边相邻省份广东、浙江、江西全面对接。

    “从福建的地理位置来看,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地区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交通上的便利使得物流和客流都集中在福建地区,而福建高速正是依靠福建省这个便利条件才有所发展的。”冯国栋告诉记者。据他介绍,现在高速公路建设已经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最近十年福建省车辆更新换代步伐加快,高档客车和大吨位货车日益增多,运输效率、服务水平和道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空前提高,这是十分可喜的,高速公路发挥了重要作用。冯国栋说道:“目前,福建高速上市路产中的路段交通流量巨大,而这些路产经过的地区、市、县贡献GDP占全省的70%,也就是说,这些高速公路连接的地区都是东南沿海最繁荣、富庶的地区。目前福建高速的告诉路产全长282公里,其中主要大陆包括福州到厦门的大通道,泉州到厦门88公里的高速路,以及福州到泉州的高速路段。”据记者了解,有机构对泉夏、福泉等高速公路进行了评估调查测算表明,泉夏开通后第一年立即给全福建省带来了总经济效益13.4亿元,福泉开通当年立即给福建省带来了23亿元的经济效益,而且每年拉动经济增长0.33到0.83个百分点,提供了近8万个就业岗位。

    如此巨大的经济带动性作用,使得福建省高速公路地位不断提升,而且在2009年为福建高速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根据福建高速2009年年报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福建高速利润总额达到11.99亿元。“此次厦门经济特区扩容,其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区域经济的带动性很可能会辐射到邻近的区、县、市,甚至省,到那个时候,可能会有更多周边省市的上市公司选择到到厦门经济特区落户,到那个时候,连接福建省内、外的高速公路会承载更多的客流以及物流,这等于间接利好的影响了福建高速的发展。当然,这是我们的设想,希望它能够变成现实。”冯国栋表示。据了解,厦门与深圳同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泛珠三角和海西区域加快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分别具有毗邻港澳台的特殊区位优势。除了地缘优势外,厦门还是福建省金融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市,同时厦门的金融业与台湾的金融业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对台资源的发掘中,厦门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实,除了此次厦门经济特区扩容外,福建省在2009年已经出台了平潭岛的规划。”冯国栋告诉记者。“如果平潭岛规划项目全部落成之后,福建高速会受到间接的带动作用,由于平潭岛距离福州市很紧,而福建高速也在福州,在项目建成后,不论公路还是跨海大桥都承载着客流和物流,这些资源肯定能够间接的有利于福建高速。”

    据记者了解,福建省把开发平潭岛作为开发开放海峡西岸重大项目来进行。平潭岛地处台湾海峡要冲,人口近40万,陆地面积37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距台湾新竹仅68海里。全面开发平潭岛的重大工程之一、长约5千米、总投资逾11亿元的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大桥工程正在进行桥面道路施工,计划2011年元旦前建成通车铁路、公路共用的平潭二桥也开始前期工作。环岛100多公里景观大道已完成第一期55.5公里的设计。据悉,根据平潭岛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规划,物流园区将建四个5万吨至15万吨的深水泊位以及“平潭—台湾新竹”的客货滚装直航捷运码头。对于近来不断侵袭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洪灾,冯国栋向记者表示,由于福建高速的路产都在东南沿海地区,而此次受洪灾严重的地区是闽西北,所以公司的路段没有受损,对道路没有影响,而且在近期内福建省内有多项大型活动的举行,为了保障路段的畅通,福建高速已经准备好了应急预案。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