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空运 > 让新产业传统产业比翼齐飞(附图) 跳过导航链接
    空运
    让新产业传统产业比翼齐飞(附图)
    发布日期:2010-03-23 10:07:49 浏览数:821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中经在线
    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何,怎样加快推动其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上海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进程中,怎样通过加快培育航运经纪人来提高配置航运资源的能力?
     在金融危机对不锈钢行业的冲击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产业政策怎样进一步调整、优化?
    最近,有关专家对上述问题做出的分析和建议,引人关注。
      
    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建议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水电联产”
     我国淡水资源贫乏,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裁王会生建议,加快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王会生说,我国城市供水长期实行国家补贴的投资运营方式,而海水淡化产业起步即走市场化的道路,企业因价格倒挂亏损严重。同时,由于缺乏优惠政策和财税支持机制,海水淡化产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发展慢、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我国公益性水利工程,如水库、输水管道等建设所需的经费,基本上由各级财政承担,没有列入自来水成本,导致水的价格与价值背离。”王会生分析说,如果把城市引水工程中的土地、投资、运行、管理等费用和损耗计算在内,自来水的综合成本就接近或高于海水淡化水的成本。由于实行水价双轨制,海水淡化水的成本尽管下降很多,但还是要比自来水水价高。
    “从我国水资源的安全战略考虑,应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对海水淡化企业直接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鼓励水资源贫乏的沿海地区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破解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困局。”王会生说。
    王会生建议国家制定海水淡化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管、指导海水淡化项目的实施,并完善海水淡化产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对海水淡化水水质进行严格监测。同时,还应加大水价改革的力度,为海水淡化水进入供水市场创造公平环境。“建设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时,应与海水淡化进行比较研究,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择海水淡化水。”
    据介绍,水电联产是当前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主要建设模式和发展趋势。由于海水淡化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和蒸汽成本,水电联产可以利用电厂的蒸汽和电力为海水淡化提供动力,从而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建议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水电联产,对水电联产项目给予整体性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海水淡化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海水淡化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王会生说。
     重视培育航运经纪人,提高我国在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力
      
    自去年中央确定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以来,业界关于改善上海航运软环境的呼声此起彼伏。3月12日,在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举行的专题研讨会上,专家建议,当前,上海要尽快培育航运经纪人队伍,扩大自身在航运资源配置方面的话语权。
    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牵头的全国航运经纪人俱乐部去年年末成立,俱乐部秘书长刘巽良介绍说,航运经纪人包括租船经纪人、船舶买卖经纪人和货运代理人等类别。从国际经验看,航运经纪人在航运市场上的作用十分重要。
    早在2000年,上海市就发布了《上海市经纪人条例》。按照条例,二手房、二手车和产权等多个经纪行业的经纪人,需要在工商部门进行执业注册。不过,目前尚无航运经纪人这一类别,这就造成数量庞大的航运经纪业务要么以外资公司办事处的形式进行操作,要么以船务、咨询公司的名目打“擦边球”。这不但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也使得整个市场较为无序,影响了上海航运服务能力的提升。
    刘巽良表示,航运交易的技术和法律要求非常复杂,这要求有非常专业的经纪人从中提供服务。在解决注册问题和规范航运经纪人方面,首先要确定行业的准入制度。目前,我国通行的做法是资质考试,应当使考试形式和内容的设计进一步贴近市场,以便在确保专业能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吸纳人才。
      
    建议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改善我国不锈钢产业的竞争环境
      
    面对中国不锈钢出口萎缩,加工贸易类进口不锈钢钢材对国内不锈钢产业发展的冲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波建议,调整国内不锈钢制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这样做,有助于国内不锈钢产业与国外不锈钢产业的平等竞争。
    据李晓波介绍,2009年进口不锈钢冷轧(宽)板平均价格每吨为2250美元、加工复出口每吨为4900美元,如果采购进口不锈钢冷轧板为原料,加工企业免除关税和原料增值税,每吨不锈钢制品需交纳450.5美元的增值税,可退238.5美元,需要负担212美元;如果采购国内不锈钢冷轧板为原料,每吨不锈钢制品需交纳833美元的增值税,可退441美元,需要负担392美元,与采用进口原料相比,每吨要多负担180美元的成本,致使许多用国产不锈钢材进行深加工出口的企业改为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不锈钢材进行加工复出口。2009年,我国不锈钢板材进口为95.64万吨,采用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不锈钢板材为41.96万吨,占进口不锈钢板材总量的43.81%。
    李晓波说,现在,中国不锈钢产业已日趋成熟,生产能力已供大于求,产品品种质量完全可以满足下游产业的需求。鉴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退,对不锈钢行业的影响仍在持续,李晓波建议调整国内不锈钢制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以利于国内不锈钢产业与国外不锈钢产业的平等竞争。
    (本报综合新华社报道)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