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招标 > 智能交通云:智能交通与云计算结合(四) 跳过导航链接
    规划招标
    智能交通云:智能交通与云计算结合(四)
    发布日期:2010-03-09 04:33:03 浏览数:1294 来源:eNet硅谷动力
    (四) 货物和集装箱RFID跟踪识别信息交换中心在国际间区域一体化的进展的同时,国内的省间、城市间区域一体化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比如环渤海城市带,长株潭城市带,长三角城市带等等,区域一体化对交通物流的信息集中提出了要求。所谓现代物流,指的是将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而物流信息化完成这一切的基础。
    根据交通部在2006年的一次调查,在交通行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中,中国远洋集团一家企业就占去了全国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30%左右的份额。可见物流运输业对交通信息服务的迫切需求。可是并非所有的企业有中远的实力和规模,全国还有很多中小规模的运输物流企业,它们没有实力投入巨资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而且就算是以中远的实力,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物流信息的整合,以一个企业的力量同样是不足的。因此,就迫切需要比企业、区域更高层面的信息整合。
    4.1 日本RFID信息交换中心现状
    随着国际贸易量的急剧增加,集装箱运输成为目前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每个集装箱具有唯一标识(箱号),在整个运输链条中,集装箱就是通过箱号识别和管理的。目前,箱号的识别主要通过人工进行,出错率高,效率低,每年给物流运输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目前,人们逐渐采用RFID射频标签技术来对集装箱进行识别和管理。在集装箱上黏贴RFID射频标签,记录集装箱箱号,箱型,装载的货物种类和数量等数据。在经过装有识别设备的公路入口,铁路入口和港口码头时,读写器读取RFID中间所存储的信息,实现集装箱的动态跟踪和管理。用于RFID的识别准确度高,识别速度快,有效地降低了人工管理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差错率,提高了集装箱的运输和进出港速度。
    4.2 RFID跟踪识别信息交换中心建设方案4.2.1层次结构
    从上面的应用可以看出,要提高整个RFID跟踪系统的效率,必须把整个物流链条的系统集中起来进行数据交换。否则,公路和港口之间不能互联互通,系统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目前的物流信息交换,多采用层次结构,分为若干个层次,这就每一层都需要设置数据交换机构,很容易造成信息孤岛。而且不同的信息中心都要购置计算机硬件,开发计算机系统,建设成本高。采用集中模式以后,中间层次的信息中心都被整合到了同一的逻辑框架下,层次变得极为简洁,而且中间层次的数据中间之间,由数据中心统一负责企业与企业之间,各地方之间,各港口和海外港口之间的信息互联,极大的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出现。
    (五) 总结
    目前交通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往往各省、各地区主导完成,这就造成了各地区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虽然交通部所期待的目标是由某省某地区试点,建设示范项目,积累经验然后推广。然而所谓推广,往往是同样的系统在全部范围内的复制,设备的重复投资、软件的重复开发在所难免。集中模式却改变了当前模式的弊端。比如说“道路实时监控系统”,以往的示范到推广的过程,中小城市也要购置计算机,安装软件,部署摄像头,这样做的成本极其高昂。但是新的模式下,从示范项目到推广却变得非常的简单,中小城市只需要在本带道路安装摄像头即可,计算机硬件软件的购置维护都不再需要。由此可见,同样是示范项目,推广的模式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前的推广是技术和应用方案的推广,而现在的推广是产品和服务的推广。通过“数据集中”为社会提供“数据服务”,这样的做法摊薄了成本,使之前不具备信息化能力的边远地区也可以获得高水品交通信息化产品和服务。这些交通信息整合推广是由数据中心所主导的,并且数据中心在整合国内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以后,所推出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一个省、一个地区所无法组织和提供的。这就整体提高了交通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由于信息集中管理,实现了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现象,为交通行业的集中监管、集中控制提供了信息基础。因此,信息管理实现集中不仅仅是指资源的集中,同时也是管理的集中,和服务的集中,因此可以称之为“服务导向”的“大集中”。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