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招标 > 南昌顺势而为力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跳过导航链接
    规划招标
    南昌顺势而为力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发布日期:2010-03-06 03:19:46 浏览数:1140 来源:南昌日报
    环境品牌成为城市第一品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第一战略任务就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重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资源成为城市的最大资源,环境品牌更成为城市的第一品牌。为展示南昌这座山水绿色都城的独特魅力,多年来,我市注重运用全面系统的生态学观点来指导城市规划布局。在城市规划中用点、线、面把城市的山水穿连起来,着力构建“一江两岸、南北两城”、“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宜居环境。与此同时,我市十分注重统筹城乡生态规划和建设,化解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与城市生态失衡的矛盾。南昌的规划建设者们,用绿色之笔,在赣鄱大地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
    随着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南昌的生态优势正逐渐转变为经济优势,从而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一新的战略,我市正沿着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努力把南昌建设成为“中国生态发展的领军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经济中心城市”。为此,我市将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建设森林城乡花园南昌,深入开展“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重点推进都市森林公园、都市绿色走廊、城乡森林版块、城郊生态绿化四大建设工程;充分利用“一山、一江、两河、八湖”自然景观要求,加强沿路、沿河、沿江绿化带和沿湖绿化圈建设;加快村庄、城镇和工业园绿化步伐;全面完成“一大四小”工程等。与此同时,我市将按照“见山留山、见水留水”的原则,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筑以赣江水系、鄱阳湖和梅岭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抓好城市节能减排,促进工业节能减排,增强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模式;坚持统筹生产生活、兼顾城市乡村,实行最严格的污染防治政策,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面提高污染防治水平。
    新兴产业成为可持续发展原动力
    如果说南昌多年来持之以恒的“花园城市”建设,让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生态基础。那么,“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折射出的是南昌对绿色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生态环境改善,转而升华为产业素质的提升,经济形态的创新,发展空间的开拓。近年来,南昌在“起步晚没包袱,起点高是财富”的指导思想下,轻装上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产业”,将南昌工业历史“欠发达”的劣势,转化为发展低碳经济最大的优势。如今,南昌已经赢得了世界高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包括大飞机、光伏、LED、新能源汽车、服务外包等在内的前沿性、引领潮流的大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建设大南昌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明确了八大新型产业基地,在这些新型产业基地中,以南昌为中心的占六个之多,包括光电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航空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充分说明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引擎的省会南昌,将在此次区域经济产业布局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我市构建低碳生态型战略产业也将由此步入发展新天地。为此,我市围绕加快形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的产业布局,顺应低碳化趋势,紧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按照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科教资源、生态环境等优势,大力发展世界前沿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大力推进生态化、低碳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建设,构建低碳生态产业体系。我市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精深加工、航空、汽车及零部件七大新兴工业基地;充分发挥南昌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优势,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基础设施为发展积蓄无穷能量
    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抓好了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南昌在发展中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理念,以注重打基础、利长远、负责任的态度,大规模地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城市面貌,推动了经济结构战略性大调整,更是实现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良性互动。尤其是去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等各项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以此加速提高和增强南昌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实现南昌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更为未来经济的长远发展打好了扎实有效的基础。如今,一个个基础设施项目,一项项基础建设举措,让南昌在发展的大潮中积蓄了无穷的能量,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正是南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永恒真理。中央、省委、省政府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然会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战略性工程,为我市加快推进水利、交通、能源和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为此,我市将按照统筹规划、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则,加快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支撑力和承载力,加快推进以南昌为中心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我市将突出大交通理念,构筑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航道和港口站点互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能源设施建设,增强能源供应能力,优化能源结构,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构建区域能源安全体系;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和水生态安全,建立现代化水利支撑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