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招标 > 市经信委全力实现“三大突破、四个提升” 跳过导航链接
    规划招标
    市经信委全力实现“三大突破、四个提升”
    发布日期:2011-03-25 11:26:46 浏览数:2363 来源:运友网
    近年来,市经信委紧紧围绕保增长、调结构、促振兴的总体目标,创新思路,攻坚克难,全市工业和信息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上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呈现“三大突破、四个提升”的良好局面。

      (一)工业投资实现新突破。加大对项目推进力度,科学编制投资进度和开竣工计划,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全年滚动实施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47项、亿元以上257项,其中中能9000吨多晶硅、协鑫2吉瓦切片、徐工大吨位起重机等306个项目竣工投产,徐工斗山发动机、徐工重卡、卡特彼勒大型挖掘机等341个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工业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成为苏北第一个跨入投资超千亿行列的城市。

      (二)企业上市融资实现新突破。瞄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两大板块,全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精心挑选130家企业纳入上市资源库,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倾斜扶持。在企业辅导验收、首发报会待批、上会审核和挂牌上市的关键节点,组织专门力量跑省、跑会,打造企业上市融资“绿色通道”。顺利完成徐工机械增发融资,再融资额高达50亿元,占全省的1/5;新增蓝丰生化、燃控科技2家首发上市企业,居苏北第一;本土上市公司达5家,居苏北第一。

      (三)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新突破。积极稳妥关闭小造纸、小焦化企业,通过注销营业执照、收回排污许可证、拆除主要设备,提前超额完成了国家和省下达的涉及7个行业的40家企业、我市自定的34家小造纸企业以及3家电镀车间关闭任务,也是我市历史上涉及范围最广、执行标准最高的一次关闭活动,并顺利通过省检查验收。此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四)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升。全市工业经济速效双增,规模工业总产值首次跨过5000亿元大关,达到5160.6亿元,增长43.5%,高于上年19.5个百分点。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382.5亿元,增长17.5%,增速位居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41.37,同比提高62个点,居全省首位。规模企业达到347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950家、10亿元以上49家。大企业集团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徐工、徐矿、维维、烟厂营业收入跨入百亿行列,大屯煤电、中能硅业、卡特彼勒、华润集团4家企业超过五十亿。特别是徐工集团营业收入连续5年逐年递增百亿,2010年达到660亿元,昂首跨入世界工程机械前10强;中能硅业建成产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多晶硅生产基地,两大企业具备了冲刺世界级企业的坚实基础。

      (五)产业发展层次明显提升。主导产业迅速壮大,装备制造、能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分别完成产值1656.7亿元、651.6亿元和1297.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0%,其中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继装备制造业之后,成为第二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提前一年实现振兴目标。我市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唯一一家“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称号,有力地巩固了工程机械在全国同行业的领军地位。同时,徐州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全省唯一入选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实施传统产业加速调整行动计划,明确了传统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总体思路,其中煤盐化工、建材、冶金三个五百亿产业实现产值1299.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5%。制定软件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扶持政策,设立1000万元发展引导资金,新兴产业完成产值859亿元,增长85.4%;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993.6亿元,增长89.9%;物流产业营业收入380亿元,增长18%。

      (六)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以感知矿山技术研发应用为支撑的物联网产业异军突起,在国内占据行业领先优势。10家企业成为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全省3家企业加快“两化融合”经验在全国推广,徐工、徐烟位列其中。医疗电子初具规模,光学仪器、超声设备等医疗器械在国内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相继建成徐州软件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医疗电子产业园、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大学生创业园等5个软件产业园区,其中徐州软件园获批省级软件和信息产业园。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增长108%。

      (七)运行调控水平显著提升。组织开展“机关干部包挂企业”活动,会同市委组织部选排119名领导干部与127家企业包挂服务。建立百家企业月调度制度,对存在的问题现场交办、限时办结。组织银企对接活动,共落实贷款180亿元。推进项目审批简程提效、拓限放权,完善项目“绿卡”制度,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5000余万元。坚持有保有压原则,科学处理限电和生产的关系,从8月下旬起有序进行节能应急调控,既保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又全面完成了省下达节能降耗任务。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共争取8396万元国家、省级工业转型专项引导、资源节约等资金,资金额超过往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在徐成立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企业家联合会,八市领导、200名企业家出席第一次会议,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观音机场晋升国家一类口岸,标志着我市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这也是“三重一大”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




    本文地址:http://www.56856.cn/news/6520.htm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