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快递 > 徐州一村庄全民开网店月入过万 跳过导航链接
    快递
    徐州一村庄全民开网店月入过万
    发布日期:2010-12-07 11:09:38 浏览数:3307 来源:徐州物流
    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全镇6万余人开了1200多家网店。沙集镇党委书记黄浩表示,最近两个月,该镇每天网上销售额都超过了两百万。有些村民更是白天睡觉,晚上熬夜开网店,部分人月入达万余元。

      沙集镇东风村,从外表看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苏北村庄,清晨的阳光下,一切都显得那么朴实和保守。然而不同的是,这些院落的土墙上,却挂着现在最时尚的名词——网店。记者随机走进了一个普通的农家院子。推开房门,主人还在睡觉。屋里的陈设非常简陋,唯一惹眼的是床旁边还摆着一台电脑。 村支书王敏告诉记者,他们一般晚上都在熬夜经营网店。

      记者了解到,村民一般经营到凌晨4点。一晚上最起码能卖2000多块钱。

      在隔壁的一个农家小院,胡翠英正在生涩地用一根手指敲着键盘,应付着不断跳出的对话窗口。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村妇女,之前从来没有用过电脑。而现在儿女开了两家网店卖拼装家具,有时候忙不过来她也过来帮忙,所以学习起了键盘上的“ABC”。由于只能用一个手指头敲键盘,当地人笑称为“一指禅”。她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帮孩子包装发货。

      记者又走进了另外一家院子,村民刘兴启将记者带进了他在院子里搭建的电脑室,刘兴启和他儿子各用一台电脑,分别经营着一家网店。

      刘兴启告诉记者他以前不会用电脑,也不会打字,慢慢就使用这个手写板。跟人聊得还行。

      刘兴启原来是在徐州做装潢的农民工,看到村里有人在网上卖拼装家具,就回来买了电脑装了网线,在网上开了这家土老帽家居。他去找了些韩国图片传到网上,并照着图片制作家具。由于价格便宜,再加上物价上涨,网购的人多了,老刘没想到生意奇好,一个月收入都上万元。

      现在,老刘的儿子也不在徐州打工了,跟着父亲再开了家网店,而老伴则负责做饭和发货,人们就连和他说句话都生怕耽误他做生意。由于生意太好,他们在院子里扩大了家具生产规模。现在,这个1000多户人家的苏北小村,已经有400多户都在网上开店了。生意越做越好,原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全部都回到自己家里开网店。

      然而,这个村却没有制作家具的基础,一切的转变就在短短两三年之间。带来转变的是个28岁的小伙子孙寒。2006年,他辞去了在当地移动公司的工作,回到农村的家中和很多城里的普通人一样,开了一家卖饰品的网店,然而生意并不好。

      2007年,孙寒逛了次上海宜家,一切就改变了。“以前在上海宜家,那次逛着玩,看它的实木家具和板式家具,做工很简单,然后卖得也不低,也比较热销。然后我就买了几个回来,自己按照款式,让木匠一加工,就上传图片,上网销售去。”

      当时整个网络上只有孙寒一家卖简易拼装家具,产品在网上大受欢迎。孙寒一年的销售额达到170多万。旁边的村民动心了,有人跑来问开网店的诀窍。由于村里有做废旧塑料生意的基础,很快孙寒的模式被迅速复制,很短的时间内,10家、100家、上千家网店轰轰烈烈地上阵,孙寒的成功被复制了1200多次——全镇6万余人开了1200多家网店。

      现在孙寒自己开了家加工厂,周围村民卖的货,都到他家来拿。现在东风村已经形成了严密的社会分工。每天傍晚5点,各个家里发出的快递都会汇聚到村口的快递服务店,由7个集装箱货车发到全国各地。刚开始时,镇上只有一两家快递公司,现在已经有十四家快递公司扎堆竞争。

      随着电子商务在苏北农村的迅速蹿红,沙集镇党委书记黄浩也对未来的这个小镇做了一个宏大的规划。“我们这两个月,每天在网上销售都超过了两百万,我们的板式家具目前占到了网上销售的80%。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全国有影响的农村商务一个集中的中心。”

      东风村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淘宝村。当都市的白领们徜徉在网络里挑选着精美的家具的时候,可能大家都想象不到网络的那一头竟然连着一个地处苏北的偏僻乡村。每一次经济环境变化都会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本文地址:http://www.56856.cn/news/5631.htm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