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专题 > 电子商务助推产业升级 跳过导航链接
    物流专题
    电子商务助推产业升级
    发布日期:2010-07-19 11:37:41 浏览数:1288 来源:互联网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方向,上海成为全国首批“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变化。电子商务作为“两化融合”重要载体,在申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上海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幅达19.55%,去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315.79亿元。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为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上海近年来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重点扶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发展, B2B电子商务交易持续占据主导地位,B2C电子商务交易日趋活跃和普及,电子支付等新兴领域正蓬勃发展。在上海,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公众携手共建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的上海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局面渐成现实;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中的法律政策、网络基础、支付、物流、信用、安全、投融资环境、园区建设、人才等各方面关键要素正在持续优化;由政府主办、行业协会推进的“电子商务进社区”、“电子商务进校园”系列活动,营造了各方参与促进上海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氛围。法律政策日趋完善。2008年11月26日上海市颁布了全国首部地方性电子商务法规 《上海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规定》,并于2009年3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较完整地规定了促进、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措施和手段,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定义、主管部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支持项目、相关促进措施、政府电子商务应用、行业协会、经营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数据保存、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内容,为营造上海电子商务良好的法律环境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相关部门正着力研究制定关于《规定》的实施意见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上海电子商务配套政策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落实。电子支付加速发展。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金卡工程”,到之后大力推进银行卡产业、发展金融信息服务业、鼓励电子商务发展,上海电子商务支付环境加速完善,第三方电子支付发展迅速。从交易规模看,2009年全市银行卡POS交易金额剔除大宗交易后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57%,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市主要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实现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从服务领域看,电子支付服务已覆盖G2C、G2B、B2B、B2C、C2C各个应用领域,除传统POS支付外,网上支付、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等多个新兴支付渠道发展迅速,特别是手机支付在世博门票、地铁公交、个人消费等领域快速推广。从产业集聚看,上海从事支付清算业务企业数,约占全国1/4。配套环境不断优化。上海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持续位居全国前列,至2009年底,上海互联网用户达到1250万人,上海的互联网普及率达62.0%,此外上海有效加快了“宽带城市”、“无线城市”网络部署的步伐。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应用,努力加快上海市道路货运公共信息平台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步伐,不断完善上海电子口岸建设,持续加大长三角、长江流域口岸大通关合作力度,上海口岸承接长江流域进出口货物的快速通关体系基本形成。上海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有效支撑了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发展,在推广电子认证服务实施第三方实名认证、探索电子商务交易数据第三方保全服务、电子认证服务与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政务、司法、金融、商务、公用事业、社会等领域信用信息的记录、公开、共享进一步深化,有力支撑了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发展。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入库人数达1109.62万人,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收录企业达88万家。上海信用服务机构通过加强信用信息采集、比对、加工和评价,积极为电子商务提供信用信息查询和各类信用产品。园区建设方兴未艾。从2004年全国首个电子商务创业园在沪诞生至今,上海建设电子商务园区的探索不断推进,目前正在着力打造“上海电子商务服务创新园”。在市区各级政府部门支持下,智力产业园等新兴电子商务园区帮助企业解决了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帮助创业者度过创业期,顺利步入快速成长期。园区还协助企业向市、区两级政府争取行业的引导资金,根据相关财政扶持政策与入驻企业签订财政奖励协议,注重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参与共建产业集群,形成企业发展与园区发展的良性互动。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