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管理 > 徐州物流业亟待升级 跳过导航链接
    物流管理
    徐州物流业亟待升级
    发布日期:2010-05-27 03:14:40 浏览数:1211 来源:互联网
    徐州是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徐工集团所在地,去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目前,在徐州及周边从事工程机械相关产业的大小企业和公司达1000余家。尽管我市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集聚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的工程机械企业,然而,至今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工程机械物流集散地。有关专家认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他们期待:徐州的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精彩共舞”。截至去年底,我市物流企业达1200余家,去年共实现货运总量超过2亿吨。但与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相比,物流业却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规模与品牌优势。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满芝调研后认为,与发达的制造业相比,徐州的物流业仍停留在货物采购、配送的传统物流阶段,大多数制造企业把物流简单理解为仓储、运输,在外包时一味地压低价格,以为这样是节约物流成本,其实是没有从长远发展上理解现代物流。

    徐州是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为工程机械配套的物流企业市场非常广阔。目前急需建立具有全国性辐射能力和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市经信委交通处处长付化东介绍,2009年11月,市政府下发的《徐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2009——2011年)》中提出,关注物流业联动发展,搭建产业和物流企业联合互动的交流平台。在物流业空间布局上,要大力建设十大物流基地(园区),全部建成后将使各运输方式之间实现“无缝对接”。其中与工程机械制造业关联性最强的物流基地是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物流基地,对此,市政府专门制订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物流业不同于制造业,制造业可以在一地生产,物流企业则是规模越大、网点越多,能承接的业务越强、效率越高。结合工程机械制造业特点和发展阶段,刘满芝提出三种整合模式:一是具有一定实力的物流企业兼并整合,产生几个有实力的集团;二是鼓励中小企业形成物流联盟,使分散物流获得规模经营和物流效率;三是整合大中型制造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组建股份制物流公司等方式迅速推动我市物流业大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大型物流企业落户徐州。

    为改善我市工程机械物流现状,徐工集团拟将原来的办事处、经销商各自为政的寄售存放仓储模式,改为集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区域配送中心。根据市场流向,设置徐州、沈阳、石家庄、西安、重庆、长沙六大区域配送中心,进而辐射全国。此外,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宏康、丸全外运等物流企业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建设工程机械物流产业,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工程机械主产业提供物流服务。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