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 > 世博是创意的摇篮 世博会博物馆赏读 跳过导航链接
    展会
    世博是创意的摇篮 世博会博物馆赏读
    发布日期:2010-05-09 10:52:17 浏览数:1714 来源:东方网
    世博会博物馆是国际博览局提议创建的,在159年世博会的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是世博园区中的一座永久馆。世博会博物馆位于世博会浦西园区,坐落于卢浦大桥边的黄浦江畔,系江南造船厂老厂房改建,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
    世博会博物馆由前厅世博智库、序厅吉祥世博城、第一厅世博历程厅、第二厅世博发现厅和第三厅世博运筹厅组成。前厅世博智库以互动触摸等多媒体形式,介绍世博会的历史,提供与世博会相关的文献资料,兼作休息等候区。序厅吉祥世博城以寿山宝石世博城、10万颗田黄金顶、环幕飘幕顶幕三位一体组合投影、世博花车和吉祥玩具为元素,结合声光电全息互动,演绎世博会历史、世博会精神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第一厅世博历程厅全面回顾世博会159年历史,第二厅世博发现厅集中亮相历届世博会精彩展品,第三厅世博运筹厅从方法论上介绍世博会的申办和筹办。
    “创造”是世博会的关键词,创意是世博历史的主旋律。纵观世博会的历史,满目创意,从王韬后来对于第一届世博会的水晶宫的描述可见创意之奇:“地势高峻,望之巍然若冈阜。广厦崇旃,建于其上,逶迤联翩,雾阁云窗,缥缈天外。南北各峙一塔,高矗霄汉。北塔凡十四级,高四十丈。砖瓦榱桷,窗牖栏槛,悉玻璃也;目光注射,一片精莹。其中台观亭榭,园囿池沼,花卉草木,鸟兽禽虫,无不毕备……”世博建筑往往创意汇聚,引领建筑思潮和建筑技术,具有明显的标志性、艺术性、前瞻性和实验性。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万国工业成就大博览会”的水晶宫是建筑走向工业化的标志,被誉为工业化建筑的先驱。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主展馆的圆顶大厅的穹顶用锻铁和玻璃建造,重达4000吨,由32根高约24米的柱子支撑,穹顶上有巨大的采光塔,很快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埃菲尔铁塔改变了城市人认识自己居住城市的方式,生活方式也为之一变。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出现的菲利斯摩天轮高80米,由两座43米的钢塔支撑,蒸汽机的马力为1000匹,设有36部缆车,同时可乘2160名游客。它开创了大转轮之先河,让人尝试一种凌空的全新体验,从此风行世界,成为大型狂欢节和娱乐场的重要标志。1898年由维克多?拉卢设计的奥赛火车站为两年后的法国巴黎世博会而建,用立面隐藏了车站的大体量和铁铸结构,古典式的空间处置与钢铁结构浑然一体,于1973年被列为历史建筑,现在成为收藏法国19世纪艺术品的奥赛博物馆。1939年纽约世博会的世博塔和世博球成为主题馆,世博球寓意人类对理性的求索,隐喻未来世界,世博塔则象征摩天大楼,这一塔一球从此融入充满创意的世博历史,常常令人回首品味。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的原子塔由9个直径为18米的铅质大圆球组成,重量为2200吨,最高球顶离地102米,原子塔银光闪烁,雄伟新奇,表达了人类对金属、钢铁工业的尊崇和对原子能和平利用的期盼。1962年美国西雅图标志性建筑“太空针”演绎了“太空时代的人类”的主题。1964年纽约世博会的12层不锈钢制作的“世博地球”至今令人难以忘怀。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的太阳塔彰显了这届世博会的成功,反映了“人类的进步与和谐”。……世博会博物馆的“吉祥世博城”和“向往和平”展项全面反映了这些创意淋漓的标志性建筑。世博历史,创意澎湃,创举非凡: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展示了蒸汽机和缝纫机,1853年的纽约世博会出现了电梯,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展出了打字机、留声机和“最值得惊异”的电话,1878年巴黎世博会上的钨丝灯泡璀璨无比,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的琥珀爆米花、“蓝带啤酒”、麦片、箭牌口香糖很快风行,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的电影、无线电收发报机和X射线仪令人惊叹,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上的“热狗”和冰淇淋蛋筒让人兴奋不已……在世博会博物馆中徜徉,从世博场景、历史脉动、项目演绎、记忆再现、文物展示中处处可见创意掠影。
    世博会博物馆聚焦了世博历史上的创意之光,从科技、艺术和生活等方面深刻领悟“创造是世博不竭的动力”。“创意之光”以“水晶宫创意之光”、“埃菲尔铁塔创意之光”和“菲利斯转轮创意之光”演绎世博会非凡的历史。这里有珍贵的首届世博会开幕式油画,场景再现,气势磅礴;有阿尔伯特瓷塑胸像和维多利亚女王胸像,他们与世博会的早期历史密不可分;有1851年伦敦世博会长卷,描绘了中国对于首届世博会的参与;有蒸汽引犁模型、爱迪生炭丝灯泡、1877年制早期贝尔电话、月面环形山电镀模型、日蚀演示模型、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等,系世博会上展示过的科技珍品;有罗丹参加1900年巴黎世博会的7件雕塑原件《祈祷》、《安德罗美达》、《小丘上的睡美人》、《思想者》、《吻》、《巴尔扎克》和《乌戈林和他的孩子》,一眼望去,神品林立,气象顿生,叹为观止。展项“格尔尼卡”通过毕加索反战题材的《格尔尼卡》绘画复制品、1937年法国世博会时展示《格尔尼卡》原作的西班牙馆的模型和多屏投影等,揭示1937年—1970年世博会的核心主题“向往和平”。“蓝绿童谣”以“天蓝地绿”数字互动投影和十大节能环保建筑模型等,演绎上一世纪70年代初至今的世博会核心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镜中魁影”除了展示罗丹雕塑外,还借来了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的代表1900年“新艺术”及1925年“装饰艺术”的玻璃与家具等艺术作品、1937年巴黎世博会招帖画、获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金奖的沈寿所绣“耶稣冠荆像”、胡开文墨庄特制的“地球村”墨和描绘世博与艺术的大型纸上油画《田园中的人文》等,深刻反映艺术改变世界的主题。
    展项“BIE之树”、“主题长廊”、“盛会掠影”、“世博八音盒”和“世博余韵”等从运筹世博的高度对申办、筹办世博进行了方法论的启迪,妙趣横生,喜闻乐见,创意绵绵,流连忘返。“BIE之树”通过《国际展览局公约》的书状模型与树状动画投影,配合环幕影像,演绎国际展览局(BIE)从萌芽到巨树的发展过程。BIE和各成员国成功举办各届世博会的影像,充分体现了“欢聚、合作、展示、沟通”的世博会精神。“主题长廓”通过多点交互式触摸系统,演绎“世博会主题与历史建筑”、“世博会主题与社会宣传”、“世博会主题与重大活动”,重点突出了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演绎。“盛会掠影”通过双向投影和场景喷绘组合显示系统,介绍历届世博会的盛大活动。“世博八音盒”通过气喷式悬浮音乐球随着旋律的升降起伏,做到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在特别的音罩下,可欣赏到《蓝色的多瑙河》等美妙的乐曲。“世博余韵”通过世博会的邮票、明信片、多点交互式触摸屏、三维场景互动系统和“世博滴水坛”,综合演绎世博会的前期规划与后续利用,介绍世博会以后催生出的相关博物馆。世博运筹厅为申办世博和筹办世博努力构建通途。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