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案例 > 产销分离加剧危化品运输风险 跳过导航链接
    物流案例
    产销分离加剧危化品运输风险
    发布日期:2012-08-29 09:43:38 浏览数:2314 来源:运友网
    日前,陕西延安境内发生8·26特大交通事故,导致36人死亡,3人受伤。在为逝者祈祷,为伤者祈福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拷问导致这一特大交通事故的原因。业内专家表示,由于目前产煤资源集中在西北等地,化工品消费地区集中在沿海。“产销分离”及长途公路运输格局的存在,加上国内每年发运高频次的危化品运输,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仍是一大难题。

      产销分离危化品运输成“流动定时炸弹”

      8月26日凌晨,陕西省延安市境内包茂高速公路安塞段,一辆双层卧铺客车与运送甲醇货车追尾碰撞事故,导致甲醇泄漏致客车起火,客车实载39人中死亡36人,3人送医救治。

      危化品运输的车辆,被称为一颗“流动的定时炸弹”,然而,这种“炸弹”在运输期间爆炸的事件却时有发生。

      据了解,在8·26重大交通事故中,货车为河南籍,车辆荷载40吨实载35吨,运送甲醇从榆林往山东。

      然而,一车货值不足8万元的甲醇,为何却要花1.2万元以上的运费由陕西外运至山东销售呢?

      卓创资讯化工行业分析师宁鲁生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这是由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结构决定的。由于国内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等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国内资本开始关注煤基化工,从而替代石油化工的投资。

      目前,内蒙、陕西、新疆等地区因其煤炭资源相对廉价,从而备受投资者的青睐。据统计,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收到各地正式上报的大型煤化工项目多达104个,其中85%以上项目集中在西北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投资额高达2万亿元。

      产煤资源地集中在西北、西南等地,而国内化工产品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华南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大量的煤化工项目的上马,产销地分离的问题就进一步凸显。

      宁鲁生表示,只要目前煤基化工“产销分离”及长途公路运输格局没有打破,就可能存在发生事故的概率。

      防患未然西北铁路运力需增强

      据了解,虽然铁路运输安全性要远大于长途汽运,但由于目前我国铁路运力仍旧不足,难以承受目前爆炸式增长的西北化工(000791,股吧)品外发需求,通过汽车长途运输仍然是多数企业“无奈的选择”。

      宁鲁生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年产60万吨甲醇的生产企业,一年需要外发1.7万车次以上的甲醇。整个内蒙、陕西地区保守估计年发运甲醇在10万车次左右。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产生重大伤亡。

      根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从事危化品运输不仅要有资质,还要用专门车辆来运输。即便如此,年运送达10万车次的运输还是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流动的定时炸弹”。

      宁鲁生表示,目前西北地区大量上马的煤化工装置,在配套物流环节建设上落后严重,既大大增加了后期销售的物流成本,也为安全运输留下重大隐患。

      宁鲁生认为,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新的煤化工项目立项审批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物流承载能力,对配套物流运输设立较高“门槛”标准。同时,加大对西北地区铁路的建设增大铁路运输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56856.cn/news/15387.htm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