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发展 > 冷链物流行业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 跳过导航链接
    物流发展
    冷链物流行业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
    发布日期:2012-05-02 08:52:48 浏览数:2814 来源:运友网
    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这是中央出于减少农产品及海鲜等的损耗,以及保证食品安全的目的而做出的努力,也是中央惠民政策的体现,通过规划实施,到2015年,我国将再增加1000万吨冷藏库的能力,预计将带动社会投资2000亿。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将得到广泛推广,并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物流业服务于制造业和零售业。在物联网受到追捧之前,不少从事运输和仓储的物流大企业采用了RFID技术。但是,RFID初期投资较大,一般中小企业较难承受。将来,一旦物联网成为通用技术,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制造业和零售业推广了RFID应用,将迫使每个物流企业引入这种技术。因为是供应链上中下游共同承担费用,同时伴随着用户的扩增,电信基础设施的成本理论上将得到有效分摊,RFID设备硬件企业的单位制造成本摊薄,物流企业使用RFID的成本会比现在低廉很多。结合云计算技术,未来中小型物流企业将是物联网“平民化”的最大受益者。

      中国冷链物流信息化将有如下发展趋势:

      1、继续推广现代冷链物流理念与信息技术

      2、重视物联网发展对冷链物流信息化的影响

      3、RFID将在冷链物流信息化上广泛应用

      3、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将进一步加强

      4、第三方信息系统集成的建设将拓展客户服务领域

      5、中国冷链信息物流标准逐步制定并不断完善

      6、存储、配送等业务信息将从异构、分散向统一、集中转变。






    本文地址:http://www.56856.cn/news/14886.htm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