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专题 > 解读湖北物流业十二五规划 跳过导航链接
    物流专题
    解读湖北物流业十二五规划
    发布日期:2012-02-18 10:23:22 浏览数:3124 来源:运友网
    记者:《湖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

      周锋:物流业作为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新兴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国际上现代物流业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正全面进入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被国务院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我省也提出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现代物流基地的奋斗目标,将其确定为我省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六大行业之一。

      为推动全省现代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湖北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订了该规划,规划期为2010-2015年。

      出台《规划》的过程

      记者:您能介绍《规划》出台的过程吗?

      周锋:2010年5月,我委组织成立了十二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编制小组,专门承担这项工作。

      小组成立后,多次组织召开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听取物流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各地发改委对全省“十二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规划编制小组按照调研和收集资料——起草初稿——形成讨论稿——专班审改形成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路径,九易其稿。

      2011年3月至4月,我们在征求各地、省直有关部门、社会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规划文稿进行了精炼浓缩。5月16日,召开物流规划修改专题会议,听取委内相关处室的意见和建议。7月底,发改委召开委务会对规划进行了审议。会后,形成送审稿提请省政府发布。

      物流发展机遇大于挑战



      记者:如何判断十二五时期湖北现代物流业面临的发展形势?

      周锋:十二五时期,我省物流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一是产业跨越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期。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纺织、食品、装备制造等7个产业先后跨过千亿元规模,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的大幅提升必将带动物流业跨越式发展。

      二是产业发展水平进入重要提升期。随着我省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加快发展以物流业为骨干的服务业是大势所趋。物联网技术引领的新一轮物流技术革命,运输、配送、自动化、库存控制等物流装备技术的加快应用,将有效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

      三是基地网络布局迎来关键形成期。“两圈一带”战略的推进实施将促进物流网络的完善,全省物流业发展的区域聚集和辐射态势将进一步形成。区位交通的新变化将促进物流网络的完善。

      四是产业开放协作步入全面扩大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要求全省物流企业加强同国际国内先进物流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随着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客观上要求全省物流业进一步加强省际联动和区域协作。

      五是发展体制机制跨入重点创新期。“十二五”时期,现代物流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将进入攻坚阶段,全省将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服务市场。

      编制《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记者:《规划》编制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周锋:根据近年来省内外开展物流规划工作的经验,我们把物流规划编制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要点归纳为一个系统战略思维、“两纲”、“三力”、“四结合”、“五化”。

      我们把物流规划区域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深入研究物流的发展与区域环境条件之间、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区域物流系统各领域之间的关系,力求体现物流规划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两纲”是指通过物流规划工作大纲和物流规划编制提纲,对物流发展规划作出总体部署和全面安排。

      所谓“三力”,即权力、智力、协力。在规划编制中,建立了具有权威性的规划编制工作机构,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及物流专业人才的力量,协调全省物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有关方面共同参与规划编制工作。

      “四结合”是要虚实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远近结合。既要注意在规划中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也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对规划的支撑作用;既注意了解和领会国家规划和省总体规划的意向和安排,同时强调各地的物流规划要与全省规划相互对接;既注意学习、借鉴外地的方法路子,又注意联系国家和邻省的战略目标、布局态势来分析我省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等;既适度超前,又切实可行。

      “五化”则指政策化——争取在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项目用地等方面研究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项目化——紧跟国家、省投资方向,建立了“十二五”物流规划项目库;资金化——通过增加政府投入、银行贷款、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并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融资渠道;主体化——将主要工作细化到相关部门,确保责任落实;动态化。




    本文地址:http://www.56856.cn/news/14572.htm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