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贸易 > 培养贸易人才刻不容缓 跳过导航链接
    国内贸易
    培养贸易人才刻不容缓
    发布日期:2010-11-11 11:29:10 浏览数:2040 来源:运友网
    我国贸易发展的重点是做强服务贸易。日前,北京工商大学与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联合主办的“首届贸易强国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商务部、国务院研究室、各大院校的专家认为,我国今后应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会上,国内30多所院校的代表还发表了《适应贸易强国需要  培养创新型贸易人才》的倡议书。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期和发展期,GDP总量超过日本,出口总额超过德国,国内贸易十分活跃。200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5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额达到28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2.2万亿美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3.85亿元。

      但是,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仍然是制造业大国,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仅是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中国生产产品很多,数量很大,贸易量居世界第一,但是竞争力却较差,离贸易强国差距较大。例如,我国货物贸易较大,服务贸易量偏小,我国贸易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业态结构、渠道结构等亟需优化。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耀认为,与货物贸易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相对较弱。美国的服务贸易占到其贸易量的80%,而我国这个比例只有41%。究其原因,王耀认为,服务贸易的基础是服务业,而我国服务业发展还很不充分。“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占40%,美国占1%;我国第二产业就业占30%多,美国占20%多;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占32%,美国占将近80%。美国的第三产业中很大一部分是信息服务。所以我认为,今后我国贸易的重点应是做强服务贸易。”

      我国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的一个表现就是流通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商务部商贸服务改革司王选庆副司长表示,流通产业是纽带、桥梁,是先导产业,但目前,流通领域得到的政策较少,没有话语权。王选庆认为,轻视流通的后果很严重,导致了农产品买难卖难、流通环节层层加价导致商品价格飙升、应急调控机制的不健全等问题。“现在应大力发展服务业,扭转趋势。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认为,制约我国贸易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贸易教育落后于世界水平,“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只有15到20个学校设有有贸易经济专业”。

      北京工商大学洪涛教授表示,我国贸易人才培养相对滞后,表现为“十个瓶子七个盖,盖子轮流盖,还有三个没有盖”,贸易人才短缺,特别是创新型、复合型贸易人才短缺,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国贸易的转型与升级。

      为了完成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历史使命,提高我国现有2.2亿贸易人才队伍素质,与会的30多所院校的代表向全国高等院校、职业学院的贸易专业的教师及各类贸易企业的在职培训机构发出倡仪:每年定期组织一次“贸易强国论坛”;力争把各自所在的院校、系、教研室办成创新型贸易人才培养的基地;形成贸易人才培养的博士、硕士、学士、专科、中专、技校等人才培养的体系。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