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3日发布今年前3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9月份我国贸易顺差168.8亿美元,较上月环比减少15.7%,降低至近5个月的最低点。
海关统计显示,9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731亿美元,增长24.7%,环比增长5.6%,刷新今年7月份创下的2622.9亿美元的纪录,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1449.9亿美元,增长25.1%,环比仅增长4.1%;进口1281.1亿美元,增长24.1%,环比增长7.4%,也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1至9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1486.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9%。其中出口11346.4亿美元,增长34%;进口10140.4亿美元,增长42.4%;贸易顺差为1206亿美元,减少10.5%。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今年前3季度,与欧盟双边贸易总值3494.9亿美元,增长34.4%,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6.3%。同期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785.4亿美元,增长31.5%。
海关统计,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144.6亿美元,增长32.2%。其中,我对日本出口865.1亿美元,增长24.1%;自日本进口1279.5亿美元,增长38.4%;对日本贸易逆差414.4亿美元,增加82.2%。
同期,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2113.1亿美元,增长43.7%。其中,我对东盟出口995.3亿美元,增长36.2%;自东盟进口1117.8亿美元,增长51.1%;对东盟贸易逆差122.5亿美元,而2009年同期贸易逆差仅为9亿美元。
进口超出市场预期
10月初,财新传媒曾向多家金融研究机构发出问卷,回复问卷的16位经济学家多数认为9月出口增速将超过进口增速。专家们预测的出口增长均值为25%,进口增长均值为22.5%,低于实际值1.6个百分点。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对财新网表示,9月进出口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是由于去年基数较大。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贸易增速仍将逐步下滑,但总体来看,整体贸易仍较为健康。
对9月进口创下新高,刘利刚认为,这表明中国国内的工业需求仍然较为旺盛,也表明地方政府为完成减排任务而拉闸限电,并没有对工业生产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9月也是中美两国就人民币汇率展开博弈的时间。华泰联合证券报告称,不排除中国为此主动增加进口的因素。
人民币升值压力未减
在9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部《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根据该法案,如果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汇率政策对该国出口商品构成不公平的补贴,美国商务部将获准评估并惩罚性征收这些国家输美商品的关税。
尽管9月当月贸易顺差降至168.8亿美元,为5个月以来的最低值,但其幅度不太可能平息外部抨击——中国前三季度累计贸易顺差已达1206亿美元,人民币升值压力并未减弱。
加拿大皇家银行的经济学家布赖恩•杰克逊(Brian Jackson)表示:“就减轻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加快升值的国际压力而言,中国贸易顺差的这一下降不太可能起多少作用。且周三的数据似乎表明,中国政府在未来几个月有很大空间让人民币升值。”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海关总署在新闻稿中指出9月份的贸易顺差为5个月来最低,进口环比增长创历史新高,但并未提及9月份1450亿美元的出口额仅比7月份创纪录的出口额数字略低一点。金融时报认为,为摆脱被列为汇率操纵国,中国着意淡化出口能力,突出表明进口可能最终超过出口的迹象。
除了贸易顺差,中国外汇储备的创纪录增长也可能为外部要求人民币升值提供口实。过去三个月里,中国外汇储备增加1940亿美元,超过2009年第二季1780亿美元的创纪录增加,总值达到2.65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