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机械新闻 > 推动机械工业转型升级 跳过导航链接
    工程机械新闻
    推动机械工业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10-08-16 05:54:34 浏览数:1263 来源:互联网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及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湖南机械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下面将“十一五”我省机械行业发展情况和“十二五”规划的准备情况向大家作一个简要汇报。 关于发挥行业网站作用、推进行业信息工作的通知。尽管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十一五”仍然是湖南机械工业有史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2009年,2040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2917亿元,工业增加值88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729亿元,实现利税296亿元,其中利润188亿元。产业发展呈以下明显特点。发展速度加快。与“十五”末的2005年相比, 2009年湖南机械工业规模企业的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收入分别增长311%、310%和331%,全行业总量规模4年增长3倍多,利润增长近6倍。其中工程机械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2005年的8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715亿元,4年增长7倍多,总量已居全国第一。今年是“十一五”收关之年,行业依然保持快速发展势头,1-5月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45亿元、主营收入1400亿元、利税148亿元,又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9%、53%和78%。创新能力提升。2006年到2009年的4年间,湖南机械工业的新产品产值率由17%提高到28%,提升11个百分点,全行业先后建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1家,产业的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先后在大型智能化工程机械、大功率高速电力机车、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新能源装备等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产业的技术结构正逐步由中低端向高中端转变。企业规模扩大。“十一五”头4年,行业内规模企业由1240家增至2040家,最大规模企业主营收入由不足60亿元增长至340亿元,并涌现出了3家产销规模超10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12家年出口交货值超亿元的外向型企业。涌现出一批像中联、三一、湘电、南车株机那样,初步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质态正逐步由“小而弱”向“大而强”转变。集聚效应增强。“十一五”期间,湖南机械工业在领域和空间上加快集聚式调整,工程机械、电工电器、轨道交通和汽车及零部件4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不断向长株潭衡核心区域集中,形成了长沙工程机械、株洲轨道交通设备、长株潭汽车、衡阳输变电设备、湘潭风电装备等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大功率电力机车、大功率风电机组、高压和特高压电抗器等一大批产品提升至国内第一品牌。到2009年,四大优势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已分别占全省机械工业的69.2%、69.8%和71.9%,4大优势产业在长株潭衡的集中度超过80%。开放水平提高。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十一五”湖南机械工业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福田长汽、湖南吉利、众泰江南、广汽集团、广汽菲亚特、北汽南方基地、长沙比亚迪等重大项目落户湖南,湖南汽车工业进入了开放式发展的新时期。“十一五”前4年,行业出口交货值由26亿元增至82亿元,一批企业正由产品国际化向资本国际化转变,中联重科先后收购7家国内相关企业后又成功收购世界混凝土机械前三强之一的意大利CIFA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相继在印度、美国、德国和巴西投资建设研发和制造基地,大举推进本土化战略。我省机械工业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全国和兄弟省市机械工业发展水平相比,问题和差距十分明显。一是规模偏小,我们的产销规模还不到全国的3%。二是领域偏窄,有许多重大装备领域我们还没有进入。三是内生性动力不足,企业研发投入普遍偏少,行业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基础环节薄弱,高档液压元器件等许多关键基础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或省外配套。五是人力资源缺乏,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端研发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全面告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进程中,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显得越来越迫切。我们湖南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是2000年政府机构改革成立的,原来的工业厅局改成了行管办。省机械工业协会成立于1996年,现有会员单位159家。行管办与协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如何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切实有效地抓好行业管理和协会工作,这些年我们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