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海运 > 上海航运中心走向正轨 跳过导航链接
    海运
    上海航运中心走向正轨
    发布日期:2010-06-12 10:06:56 浏览数:1579 来源:互联网
    如今的上海,已经是世界第一大货运港、世界最大的港口机械制造基地和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从这些硬指标上看,上海似乎已经可以跻身国际航运中心之列了。其实未必如此。有专家认为,货物吞吐量并不是国际航运中心的决定性因素,在航运金融、航运信息、海事仲裁、货运代理、国际结算等“软实力”的提升上,上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精明的上海人当然不会不清楚他们的“短板”,他们运筹帷幄,“软硬兼施”,正稳步向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迈进。上海在上个世纪30年代,曾经是远东地区的航运中心。当时的上海港虽说是国际大港,但不是一个海港,而是一个内河港。上海顺江而下寻觅自己的深水良港,现在终于驶入大海,来到了杭州湾的洋山港。
    您可能不知道,洋山港所在的大、小洋山岛并不属于上海,而属于浙江省嵊泗县的崎岖列岛。上海人痛苦地发现,上海周边岸线居然没有适合建深水港的地方。“12 米水深的外高桥港区仅能停泊第四代的集装箱船,超过4000箱的集装箱船只能减载进入港口,而国内外大量货物只能流至周边香港、高雄、釜山、神户等大港中转。”上海海事大学城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所所长徐剑华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是说。无奈之下,上海人只好把目光投向了距上海市南汇区芦潮港不到30公里的大、小洋山岛。这里的建港条件的确不错。大、小洋山岛距国际航线仅45海里,是离上海最近的具备15米水深的天然港址,可供6000标箱以上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停泊。
    1995年,上海就开始了洋山港区的前期工作,并于7年后正式启动洋山港建设工程。目前,小洋山港区主体工程全面建成,共有集装箱专用泊位16个,岸线长5.6公里,设计年吞吐能力930万标准箱(TEU)。国家计划总共将投资约1000亿,到2012年,洋山深水港将基本建成。届时,它将拥有30个集装箱泊位,1500万标准箱的吞吐能力。
    2005年12月9日, 洋山港开港。从此,洋山港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运营态势。今年5月31日,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洋山保税港区办事处副主任吴忠告诉了记者这样一组数据,今年 1~4月份,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300万标准箱,比去年同期增长28.1%。目前,入驻港区的企业150家,总投资28亿美元,其中80%是内资,20%是外资。上海人终于有了自己管理的深水良港,这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一个分量很重的砝码。上海人很明白,没有深水良港,谈何国际航运中心啊!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需要有坚实的经济腹地为支撑。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龙头,背靠浙江、江苏两个经济大省,腹地经济实力十分雄厚。但上海人并不止步于此,2005年,新组建的上海港务集团就全力推进了“长江战略”。据此前媒体报道,2005年4月,上港集团以3.7亿元控股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港;8月携手南京筹资8.2亿,欲打造南京龙潭港为长江沿岸第一大集装箱港;12月,以50%的持股比例联营重庆港,挺进耗资近16亿的重庆寸滩港建设。2006年之前,他们就在长江流域投资项目近20个,投资总额达10 多亿元。到2007年前,占全国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长江流域,正向上海港输送着95%的外贸集装箱箱源和60%的内贸集装箱流量。2007年下半年,上港集团继续进军九江,以不低于70%的持股比例参与九江港的整体改制,大比例持股九江港。
    也有专家认为,打造国际航运中心,仅仅依靠经济腹地是不够的。上海港需要加大中转量,才能充分发挥国际枢纽港的功能。这就需要在离岸金融和保税港区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2009 年11月,上海成立综合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三区联动”,实现“1+1+1>3”的放大效应。据悉,洋山港还将率先试点包括银行、期货、保险在内的综合性离岸金融业务,而其监管方式将参考耿西金融岛模式。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方案如获批准,洋山港或将成为“金融特区”,成为“中国内地离世界最近的地方”。
    北外滩: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
    有资料显示,目前伦敦与费力克斯托两港合计的集装箱吞吐量远远低于上海港,仅居世界第30位。尽管目前世界航运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亚洲特别是中国,但英国伦敦国际航运的话语权并未伴随着航运重心的转移而改变。这关键在于伦敦的航运支持性服务仍居世界统治地位。相比之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国际公认的航运中心还存在差距,这个差距,主要还是在软实力上。6月1日,我们来到了上海航运交易所。这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组建的我国惟一一家国家级交易所。上海航交所办公室主任姚伟福表示,这一口岸服务平台的搭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办事程序。按照规划,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区主要集中在北外滩、陆家嘴、洋山保税港、临港新城、外高桥保税区等区域。北外滩提出了“一个基地、三个中心” 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功能目标。“一个基地”,就是企业总部基地。“三个中心”,就是航运要素配置中心、国际邮轮客运中心、口岸服务中心。目前,北外滩已经集聚了各类航运物流企业2300多家,其中包括国内外不少著名公司总部。中国内地前十位的集装箱运输企业,有7家落户在北外滩,这里初步形成具有国内外竞争能力和影响力的港航物流业庞大的企业集群。同时,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海事局、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中国到哈萨克斯坦货运船级社上海分社等18家具有航运功能性机构和行业协会也集聚北外滩,构成了一个完善的航运服务产业要素市场平台。去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口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等等。这份文件为上海指明了方向,也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定下了时间表。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