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为首页
欢迎来到
运友网(徐州物流)
-物流信息交易平台
如何加入运友网?
徐州物流客户端
信息
货源
|
车源
|
物流人才
专线
|
快递
|
物流人物
资讯
新闻
|
园区
|
物流案例
知识
|
仓储
|
政策法规
商机
徐州货车交易
徐州工程机械
黄页
物流公司
下载专区
服务
园区建设
网站建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递
> 国内民营快递的国际化风险战略
快递
国内民营快递的国际化风险战略
发布日期:2010-05-12 10:02:43 浏览数:1490 来源:钟过物流与采购网
在四大国际快递巨头和中国邮政EMS夹缝中生存的中国民营快递,正在寻求突围之道。
近日获悉,国内民营快递业标杆申通快递正在和美国美亚快递公司洽谈购并事宜,欲以此开展中美专线的国际业务。
在“国内件”市场惨烈竞争之下,欲在“国际件”业务杀出血路的不止申通一家。已有顺风等民营快递公司通过与国外航空公司合作的方式进入某些国际专线。试求更高的利润率。
“把旗帜插到美国去”
“中国企业跑到国外进行收购,这俨然成为一种风气、流行。”原国际货代协会的副会长、北京欧捷姆空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力谋表示,这是因为经济危机使很多外国公司甚至到了无法开业的地步。
“我们正和美国美亚快递洽谈股权收购事宜,通过控股这家美国公司,我们将把业务拓展到美国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日前于杭州举行的“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透露,要把民营快递业的旗帜插到美国去。
“经济危机是收购的好时机。合适的收购价格是申通应该算的第一笔账。”国内某民营快递公司的老总说,快递公司最有价值的是网络,美亚公司覆盖到什么程度,是决定收购价格的关键因素。
陈德军并未透露收购所需具体金额,只表示还比较划算。
据悉,美国美亚成立于1998年,是由一群美裔华人在美国纽约创立的国际专线快递公司,为美国最大华人快递公司,具有广泛成熟的网络。2001年,美亚进入中国内地,但此后经营业绩一般,遂打算出售其国内业务。申通在洽谈接盘的同时,进而提出收购其美国总部,使之成为申通在美国开拓业务的根据地。
“‘走出去’的想法由来已久。去年底,我们收购了台湾华迅国际快递公司,借此申通把业务拓展到台湾地区。这次收购美亚可以使我们把旗帜插到美国去。且对于欧洲等国的专线业务,也在筹划之中。”陈德军如是说。
尽管在国际巨头的挤压和经济危机影响下,民营快递的盈利空间日渐变小。然而,陈德军自信“不差钱”。“2008年公司营业收入增幅超过20%,达到40亿元。每天仅来自淘宝的用户就超过50万,内需的强劲让我们对未来并不太担心。”
与其等死,不如找死
但是跨出国门显然并非易事,进入快递业高度垄断的美国更难。连DHL(德国敦豪)都铩羽而归。
“申通如果要进入美国市场,只可能是做中美之间的国际业务,不可能涉足美国国内市场,那是Fedex(联邦快递)和UPS(联合包裹)的天下。连DHL都全线退出美国国内快递行业。”李力谋如是说。
上述某民营快递的老总表示,为了拥有航空资源,DHL参股了安邦航空公司25%股权。这是美国《航空法》规定外国公司参与美航空市场最多的参股比例。由于对航空公司的控制力小、话语权小,DHL的时效和成本无法掌控,最终溃败。
申通则选择了中美专线切入美国市场。
“做专线相对容易,也绝对赚钱。一个国内快递是10元,一个国际快递可以卖到150元。”李力谋说,不少国内快递公司由于规模限制,做不了全世界的快递,就只做专线。他们通过航空公司搭桥,再选择当地的一家公司合作。
比如,华惠就只做中法专线、中韩专线。据悉,顺风也于去年开展了中国和俄罗斯的专线。
不同的是,申通开了“收购”先河。然而,是否能真的杀出一条血路,恐怕是陈德军等人心里也没底的事。
逆势扩张或许是对国内艰难竞争环境的一种无奈之举。去年,资金实力雄厚、可以承受战略性亏损的外资快递企业低成本扩张,由联邦快递引领的几番价格大跳水之后,国内快递甚至出现了一个快递件五六块的超低价,已经逼近成本。国内民营快递行业遭遇了几乎全行业亏损局面。
一位快递行业的资深人士指出,“过冬的时候,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不主动‘走出去’是等死;出去了是找死。就算找死说不定就盘活了这盘棋。”
这位人士说,即便民营快递最终失败,甚至被收购,至少拥有一两条国际专线也能够提高估值,卖个好价钱。
防范风险很重要
更高的利润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如何控制成本和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国际件的毛利率的确比国内件高,但操作难度高,成本也高。
美国的行业保护等商业规则比中国严格得多,这是一个外国公司进入美国公司操作面临的问题。
上述某民营快递的老总表示,快递的费用构成是三块:收件、中间运力、派件。如何分摊成本,决定了盈利的高低。在中间运力方面,一般民营快递公司都是使用散航班。交给了第三方公司运输就涉及到快递安全问题,可能会出现遗失、落货等。对企业的操控能力也是挑战。
业内认为,美国是一个快递高度集中的国家,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美国的客户更信任的是联邦快递和UPS这样了解美国市场的大品牌,不会把货轻易交给相对弱势的中国公司。
“申通服务的是以中国客户为主。收购美国公司,90%的功能是派件,不必寄希望于其收件。中国收件、美国派件的模式应该是申通第一期许的。”上述某老总表示。
前一篇:
上海一快递公司欲吃螃蟹 尝试新...
后一篇:
海航收购天天快递
推荐栏目:
货车新闻
|
仓储
|
海运
|
空运
|
陆运
|
成本与绩效
|
物流搬运与控
|
物流管理
|
工程机械新闻
实战操作案例
|
保税区
|
面试宝典
|
客户访谈
|
专家访谈
|
会员文章
|
物流专题
|
物流案例
展会信息
|
货车新闻
|
防骗手册
|
法制课堂
|
政策法规
|
运友案例
|
生产物流
|
规划招标
|
园区新闻
配送中心
|
物流发展
|
园区推荐
|
案例分析
24小时点击量排行
发展风险投资需要那些条件
道路运输歇业报批程序
大连国际航运物流两大中心
货运业先后复苏
交通运输业补贴政策
现代物流管理十大趋势
30亿共建物流产业园
自动化仓储的优势和劣势
网易邮箱将发布极速4.0版
湖北电信率先在物流行业实施物联网应用
实用工具
·
在线翻译
·
天气预报
·
交通违章查询
·
公交查询
·
列车时刻
·
航班查询
·
快递查询
·
票务查询
·
移动话费查询
·
联通话费查询
·
固定电话查询
·
手机号码查询
·
电话区号
·
邮政编码
·
在线地图
·
常用电话
·
酒店查询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