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案例 > 粮食丰产食品却涨,为什么? 跳过导航链接
    物流案例
    粮食丰产食品却涨,为什么?
    发布日期:2012-03-06 09:44:33 浏览数:2200 来源:运友网
    “发烧”的肉价“高企”的菜价……当前物价虽已“高位回稳”,但“控物价”形势依然严峻。粮食丰产,食品却领涨;产品提价,企业仍喊亏;两头诉苦,中间直喊冤物价矛盾扑朔迷离。

      “排骨一个月一个价,最高时每斤涨到30多元,菜米肉也赛着跑上涨,口粮开销占工资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了。”说起“一日三餐”的花费,北京居民张秀英直叹“太贵”。

      在新一轮物价较快上涨中,食品价格被视为“领头羊”,让百姓感觉“餐桌负担”越来越重。纺织女工张晓燕深有感触地说,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消费主要花在“吃”上,感受更明显。“现在早饭吃一碗馄饨和一套煎饼果子要八九块钱,比前几年涨了一大截。”

      央行发布的2011年第4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68.7%的居民认为,当前物价“高,难以接受”。

      百姓感受背后有统计数据支撑。去年8月以后物价涨幅虽然开始回落,但全年5.4%的涨幅仍远超年初4%左右的预期目标,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

      令人费解的是,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为何食品价格仍大涨?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表面上看农业丰收了,食品价格不存在大幅涨价的基础条件,之所以出现急剧攀升,与去年的投机性炒作一直以来粮食生产结构性弊端,以及调控预警相对滞后都有关系。”

      那么,如何为百姓餐桌“减负”?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控物价”与“增收入”,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要避免中低收入群体陷入“收入跑不赢CPI”的尴尬。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减轻普通百姓的生活压力。

      “粮食丰产了,食品却领涨”

      全国政协委员柴宝成曾做过追踪调查:“菜园子”里收购价每公斤4毛钱6毛钱的蔬菜,让种植户“苦笑”,但到了市民的“菜篮子”里,却涨到了每公斤2元4元。

      菜农抱怨“卖贱”,市民抱怨“买贵”,中间环节则抱怨“钱难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柴宝成认为,蔬菜流通环节多流通费用高是“主凶”。

      “除了环节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是主因。”一些物流行业业内人士说,长途公路运输返程空载率高,利润三分之二缴了过路费和油费,“雁过拔毛”的各种罚款更不用说。

      一方面,超市菜摊的租金随房价攀升水涨船高;另一方面,超市商场收取名目繁多的进场费上架费广告费店庆费返利费促销费管理费年节费等,这些最终都成为物价上涨的“推手”。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等人表示,当前国内蔬菜流通成本占最终菜价的三分之二;国内物流总成本在GDP中占21.3%,而发达国家仅为10%左右。挤压流通成本可为“降价”提供空间。

      “两头诉苦,中间喊冤”

      沪郊江桥批发市场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地。3月2日一早,正要赶赴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委员赶到这里,就他的提案作最后补充。

      “看来,初级农产品生产利润很低,这是全世界一致的无法逾越的情况。加之我国相对缺乏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农业生产的自然气候条件,更加重了我国农业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科技创新成本。”徐冠巨说,“只有破解从田头到餐桌的"环节拥堵",大力推进农业产销一体化,才能降低农业运行成本,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提升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城里人喊菜贵的时候,田头的人却往往在为微利甚至亏本而落泪。”长期关注农业发展,徐冠巨痛感“菜贱伤农”“怪圈”多年未能突破。他说,我国倡导建立农业产销一体化组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指出,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但是,农业产销一体化组织基础性工程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

      他说,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高度分散,农户与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农户难以对接上游技术来源,过多的中间环节挤占了原本就稀薄的利润。不少地方的农村产业合作组织缺乏扎实的法规基础和契约基础,或过于松散,或不能真正代表农户利益。一些地方的“订单农业”没有体现出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关系,基于收购方信息优势的简单化购销关系只是增加了中间环节。

      我国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必须大力扶持农业产销一体化

      这几年,徐冠巨研究了日本的农协以色列的集体农庄等。“这些都是农业产销一体化组织的优秀实践。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这些组织以农户的集合体作为参与市场竞争实施科技创新的基本组织单元,值得我们借鉴。”

      徐冠巨说,我国国土辽阔,务农人口庞大,农产品多样性显著,必须大力扶持农业产销一体化,破解从田头到餐桌的“环节拥堵”。他为此建议:

      加强基础性法规建设研究,逐步建立一批规范农业产销一体化组织运行的法规制度,处理好产销一体化组织的内部关系,以及这些组织与科研单位农资供应环节农产品批发零售环节储运环节之间的关系,促进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链条。

      从建立产销一体化组织入手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发挥地方行政管理力量较强的优势,在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建设相应的产销一体化组织,政府参股,使产品结构调整获得组织保障,以集体的力量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农业科技服务科技特派员从目前以行政区划为单位,逐步转向以专业合作组织为单位,不仅提高科技服务的针对性,也帮助这些组织建立和完善科技工作。

      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同股同权平等合作的组织。只有将企业利益与农户利益置于同一条“战壕”,才能既发挥企业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也发挥企业与农户两个积极性,真正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本文地址:http://www.56856.cn/news/14674.htm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