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贸易 > 促进服务贸易繁荣 实现可持续发展 跳过导航链接
    国内贸易
    促进服务贸易繁荣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布日期:2012-01-09 10:14:16 浏览数:2626 来源:运友网
    2011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三周年和加入WTO十周年。回顾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迈入更高的层次。

      国际贸易的繁荣在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货物贸易的发展,可以说打了一个“大胜仗”。然而从战略角度考虑,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仍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二是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平衡。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前者所产生的问题则愈发突出,并可能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际上,我国一直强调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暂且不论中国整体经济体系的其他领域,单说服务贸易的发展,总体是相对滞后的,而它却是贯彻这一战略思想的重要一环。也正是注意到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和落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和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均已经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出口的任务。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并将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这都直接体现了我国对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高度重视。然而我国服务经济的整体发展任务仍是非常艰巨的,特别是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制度保障等各方面均面临着许多制约。如何突破制约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大发展,改善我国贸易结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需要我国政府、企业和理论界给予共同关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很高兴看到国内理论界一直在对服务贸易相关问题进行着深入的追踪研究,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政府工作的前面,不但推动着国内贸易经济理论的发展,而且提出许多可靠有效的政策建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服务贸易与WTO研究室主任于立新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服务贸易研究报告No.1》一书便是这方面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本书汇集了国内关注服务贸易的众多知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了他们对其各自关注领域的真知灼见,无论对促进理论研究,还是指导实践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综观本书,可以发现《报告》具有三个鲜明的特色。

      第一,《报告》结合理论研究成果与政策实践,既立足于服务贸易发展的现实问题,又有着深度的剖析探究。例如,本书指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尚未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同时,教育研发等高端要素投入的欠缺也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向高端服务出口跨越的“瓶颈”。《报告》也指出庞大的货物贸易发展没有充分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值得沉思。这些发现均切中我国当前服务贸易发展的要害,相关理论分析植根于现实需求,就使得政策建议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报告》首次全面地考察并分析了服务贸易领域各个层面的主要问题。总报告篇从宏观视角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蓝图和趋势,既考察了国内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的对策,又考察了国际层面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帮助读者总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产业分析篇则从微观视角深入分析各个产业发展的状况、问题和对策,即包括中国发展比较好的服务贸易产业,又包括相对薄弱的产业,从而使读者能够直观了解中国服务行业结构不平衡的特点,深入发掘各产业的发展特点。专题研究篇则对服务贸易领域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比如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关系、服务外包的发展等,此外还对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经验进行了分析借鉴,这对于我国服务贸易实现突破性发展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第三,《报告》综合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在综合性方面,《报告》涵盖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和路径、竞争力分析、国际比较研究等多重领域,在旅游、移动和电信服务贸易、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等方面做了非常权威的研究,特别是对特定产业的综合分析目前在国内是最新、最全面的。在创新性方面,《报告》提出中国在“自然人移动”方面的比较优势,并强调对自然人移动谈判的重视;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服务贸易的经验,提出可供中国借鉴的具体措施,比如成立专门指导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类似于澳大利亚“服务业圆桌会议”的专门机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是一个大部门,但国内仍缺乏一个统一总署协调服务部门发展的权威机构,部门之间的交叉管理和协调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服务部门的发展,这一建议无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总体而言,《报告》的出版恰逢其时。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繁荣已是大势所趋:作为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中国的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为服务贸易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国内需求;服务出口大有可为;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潜在空间依然很大;服务企业“走出去”发展前景广阔。

      发展不断推进,问题就会不断涌现,我们希望国内学者能够在这一大趋势下,不断推出像《中国服务贸易研究报告No.1》这样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贸易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56856.cn/news/14398.htm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