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为首页
欢迎来到
运友网(徐州物流)
-物流信息交易平台
如何加入运友网?
徐州物流客户端
信息
货源
|
车源
|
物流人才
专线
|
快递
|
物流人物
资讯
新闻
|
园区
|
物流案例
知识
|
仓储
|
政策法规
商机
徐州货车交易
徐州工程机械
黄页
物流公司
下载专区
服务
园区建设
网站建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物流综合知识
> 冷库产业发展现状亟待解决冷库设备问题
物流综合知识
冷库产业发展现状亟待解决冷库设备问题
发布日期:2011-12-05 09:59:29 浏览数:2032 来源:运友网
冷库是发展冷藏业的基础设施,也是在低温条件下贮藏货物的建筑群。食品保鲜主要以食品冷藏链为主,将易腐畜禽、水产、果蔬、速冻食品通过预冷、加工、贮存和冷藏运输,有效地保持食品的外观、色泽、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达到食品保质保鲜,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目的,起到调剂淡、旺季市场的需求并减少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经济损耗的作用。
在食品卫生和安全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日常生活中必须的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品采购,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境必须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
食品工业是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随着食品工业的持续发展,食品行业对物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食品工业是冷库经济发展的最大功臣。目前,我国年产禽蛋近2000万吨,水果6100万吨;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200家,年产量16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1000万吨,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5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由此可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系统的不断完善,食品冷藏链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各类食品的年产量达10亿吨,占世界食品总量的16%,其中肉类、水果、水产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但是,目前我国的食品工业产成品每年在运输和储存方面的损失超过千亿元人民币。据统计,仅仅由于冷链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整个物流费用就占到易腐食品成本的60%。冷库是食品在运输和储存环节的重要设备,解决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还需从冷库设备方面着手。
中国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在中国冷链物流模式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以初级农产品为例,最薄弱的是农产品的收购和批发这两个环节。从事农产品收购及批发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环境脏乱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产品的交易场所、运输过程根本无法满足冷链的要求。北京普通百姓食用的果蔬禽肉,都是经过新发地等环境较差的批发市场流向超市、流向果蔬店,最终端上百姓的餐桌。
在这个过程中,经营者也尝试改善交易环境,将原有的批发市场向物流中心转型,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物流知识,他们的决策受到限制,往往做出错误决策,转型后的场地不符合物流中心的基本要求,无法运作,这样的案例在北京有很多。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物流专业人士参与决策,并且改善冷链物流环境,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各个层面的共同推动。目前我国冷库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国内部分冷库设计不尽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国内很多冷库的安装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无证上岗,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很多冷库属于无证设计、安装,缺乏统一标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缺乏的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容积500m2以上以氨为制冷剂的土建食品冷库,其地基处理、库址选择、制冷设备安装等严重不符合《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的要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许多冷库名为气调库却达不到气调的目的,部分低温库刚建成就处于面临停用或只能按高温库降级使用的局面。
冷库利用率普通偏低
国内的冷库库体高度一般设计是高5m左右,但是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尤其是无隔架层的冷库利用率低于50%,假如物品堆码的高度一旦超过3.2m时,外包装为纸箱的食品,因重压变形、吸潮等原因极易出现包装破裂、倒塌等现象,导致食品品质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冷库的制冷系统维修措施不力,冷库设备设施严重老化
制冷机的正常维修周期一般为运转8000~10000h即应进行大维修;运转1000h进行小维修;运转3000~4000h进行中维修。定期对制冷系统进行维修、保养,可以及早消除事故隐患。因为国内大多数冷库尤其是90年代以前所建的冷库,冷库设施设备陈旧、管道严重腐蚀、墙体脱落、地基下陷、压力容器不定期检验,普遍开开停停,带病运营现象十分严重。
自动化控制程度低迷
国外冷库的制冷装置广泛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大多数冷库只有1~3名操作人员,许多冷库基本实现夜间无人值班。而我国冷库的制冷设备大多采用手动控制,或者仅对某一个制冷部件采用了局部自动控制技术,对整个制冷系统做到完全自动控制的较少,货物进出、装卸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
冷库节能措施未引起足够重视
冷库属于耗能大户。有数据表明:蒸发器内油膜每增加0.1㎜,就会使蒸发温度下降2.5℃,电耗增加11%。冷凝器中若存在油膜、水垢或蒸发器外表结霜等问题均会导致蒸发温度下降,耗电增加。另外,低温库冻结间或速冻装置进货后压缩比小于8时,应先采用单级制冷压缩,当蒸发压力降下来后,其压缩比大于8时再改用双级压缩制冷方式,而许多低温冷库刚开机就启用双级压缩机,使冷库能耗加大。
商业冷库价格竞争激烈
近几年随着冷库数量的增加,除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科研单位自备用于存放食品原料或用于科研试验的冷库外,商业冷库出租转让频繁,行业内低价竞争激烈,加之高温库和低温库比例失衡以及地理位置的差异,存贮肉类及速冻食品的低温库供不应求,大量的高温库闲置待用,导致大多商业冷库经营企业经济效益不佳。
在国外,冷链标准是冷链物流运作过程中积累出的流程规范,是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慢慢完善的,是企业共同推动的,并没有官方统一的冷链标准。中国的冷链标准似乎走入歧途,与企业脱钩,制定出的标准有很多不适用于企业的实际运作,这反而对企业的经营形成障碍。标准应该是一种普遍的水平,不要涉及太多技术的问题,比如说对温度的具体限制,不同产品的适宜温度不一样,对温度限制得过于严格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温度是由客户要求、食品种类的不同而决定的。想规范冷链行业,标准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更多从企业竞争的角度进行限制,提高企业竞争的透明度。
本文地址:
http://www.56856.cn/news/14207.htm
前一篇:
专一专注于物流产业发展与繁荣
后一篇:
拓展物联网现代技术新“蓝海”
推荐栏目:
货车新闻
|
仓储
|
海运
|
空运
|
陆运
|
成本与绩效
|
物流搬运与控
|
物流管理
|
工程机械新闻
实战操作案例
|
保税区
|
面试宝典
|
客户访谈
|
专家访谈
|
会员文章
|
物流专题
|
物流案例
展会信息
|
货车新闻
|
防骗手册
|
法制课堂
|
政策法规
|
运友案例
|
生产物流
|
规划招标
|
园区新闻
配送中心
|
物流发展
|
园区推荐
|
案例分析
24小时点击量排行
交通运输业补贴政策
建桥产业链加速抱团 水运集团与武船重
道路运输歇业报批程序
现代物流管理十大趋势
全球航空运输业巨头齐聚北京
北京物流仓储租金达历史新高
东航成立分公司
货运业先后复苏
高端快递应有哪些素质?
2月24日才好网春季大型招聘会
实用工具
·
在线翻译
·
天气预报
·
交通违章查询
·
公交查询
·
列车时刻
·
航班查询
·
快递查询
·
票务查询
·
移动话费查询
·
联通话费查询
·
固定电话查询
·
手机号码查询
·
电话区号
·
邮政编码
·
在线地图
·
常用电话
·
酒店查询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