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发展 > 沧州渤海新区临港产业凸显聚集效应 跳过导航链接
    物流发展
    沧州渤海新区临港产业凸显聚集效应
    发布日期:2011-08-18 11:32:30 浏览数:2280 来源:运友网
    8月11日,来自京、津、鲁、豫等地的40多家物流企业负责人云集沧州渤海新区,就综合港区物流发展进行考察座谈。这一天,渤海新区共接待接洽类似规模的产业考察访问团队五个。随着临港优势的日益体现,渤海新区招商引资的“洼地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截至目前,渤海新区续建和新建项目共150余个。

      渤海新区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规划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两片区,东区主要以石油化工、煤化工、合成材料为主;西区主要以精细化工为主。冀中南工业聚集区也规划东西两片区,东区为石化和重型装备制造,西区为先进装备制造及电子信息、五金制品、轻工、食品等都市型工业。物流发展试验区在建和计划开工项目有30多个。

      在聚集新区的企业中,北汽集团黄骅汽车产业园已经破土动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200个,黄骅市也将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汽车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冀中能源集团金牛化工40万吨PVC(聚氯乙烯)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到2013年竣工投产,届时,金牛化工每年可生产63万吨PVC树脂、50万吨烧碱和16万吨液氯。其中液氯产品可与产业园区内的其他企业形成循环产业链,实现氯的二次利用,对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中钢滨海基地镍铁项目和达力普特型铸锻项目是渤海新区装备制造产业的两支重型“潜力股”。其中,达力普100万吨特型铸锻一期项目投资15亿元,将采用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制造工艺,主要生产石油用光管套管、高压锅炉管、合金管等产品,产品主要用于石油化工、水电核电、军工以及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按照计划,一期项目投产后,二期工程将开始建设,届时达力普将向着全国能源装备配套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迈出更大的步伐。投资18亿元的中钢滨海基地8万吨镍铁项目,引进红土镍矿火法冶炼技术的最佳流程,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加拿大和乌克兰等国的17家工厂拥有这项工艺,因此从某种角度说,中钢滨海基地8万吨镍铁项目投产后将填补国内镍铁生产领域的空白。

      利用港口的独特优势,国内各大物流企业纷纷来新区投资建设物流基地。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中铁物资总公司,这家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字头国有大型中央企业,位居“中国企业500强”前列。其在渤海新区投资9亿多元建设的黄骅港中铁干散货集散销售基地项目建设正在顺利推进。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每年的总运营规模将达到150万集装箱、400万吨铁矿石、300万吨煤炭。

      电力能源产业也获得了较大程度发展。装机容量为49.5万千瓦的国华爱依斯(黄骅)风电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已正式投入运营,加上装机容量同样为49.5万千瓦的一期工程,目前国华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达99万千瓦。发电方式为煤电的国华沧东电厂已完成两期工程建设,总装机容量已达252万千瓦,它的三期工程目前正在推进当中。另外,投资33.4亿元的华润热电2×30万千瓦发电机组项目也正在紧张推进过程中。可以预见,风电、煤电、热电“三电”齐发,将为渤海新区开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能源。




    本文地址:http://www.56856.cn/news/13805.htm

版权所有:徐州运友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7 苏ICP备05046738号
邮箱:xzyy56@163.com 电话:0516-87730925、0516-83702772